中美貿易談判現曙光 5大障礙待解

即時中國

發布時間: 2018/08/16 11:28

分享:

分享:

中美貿易談判現曙光,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,擬於本月下旬應邀率團訪美,與美國副財長馬爾帕斯(David Malpass)率領的美方代表團,就中美經貿問題磋商。

不過,彭博分析,撇開美國不滿美中貿易逆差、遏制中國崛起等最高爭端,中美官員、企業反覆梗在5個具體問題上,包括技術轉讓、工業產能過剩、國企改革、「中國製造2025」等補貼產業政策及嚴管外企網絡數據等,想解決其中任何一個,都需要中國反思自身發展模式。

1. 技術轉讓

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原因之一,就是認為中國要求外國汽車、航天等公司在華成立合資企業,實際上是強制技術轉讓。

惟北京否認強迫公司轉讓技術,更視之為世界貿易組織(WTO)所保障的權利。據中國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魏建國稱,有時,技術轉讓是公司之間用技術換取市場的一種安排。

2. 工業產能過剩

中國去年鋼材過剩量,超過法國和德國的總產量。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以國家安全為由,實施輸美鋼、鋁關稅,而中國是主要針對目標之一。

盡管去產能是中國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,而中國亦一直在削減產量,但以美國滿意的速度進行的話,可能會引發大規模裁員、出現不穩的風險。

3. 國企改革

特朗普政府提議市場改革和私有化,但中國顯得興趣缺缺。事關讓國有企業「大而強」,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擴大中國經濟影響戰略的關鍵,也是控制經濟與管理風險的有力工具。有專家表示,沒有國企,「中國再也不能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制度」。

4. 產業政策

中國提出「中國製造2025」計劃,積極補貼飛機、新能源汽車、生物科技等十大重點產業,以邁向超級大國。但美國方面認為這個計劃是威脅美國,據傳曾要求中方放棄該計劃。

近期中國已淡化「中國製造2025」宣傳,但恐難作出實質讓步。

5. 網路與雲端計算管制

中國近年強調網路主權,嚴管網絡信息,對雲端計算領域尤甚,引起美國公司各種抱怨。去年中國要求外企在中國本地存儲中國數據,禁止外國公司在中國擁有或經營自己的數據中心,美方希望中國能解禁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